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我省创新发展筑基架梁立柱,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了充沛动能。
今年两会期间,他又强调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视频: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 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来源:央视网近与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月6日,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习近平引用大家熟悉的古语和诗句,强调环保工作的任重道远。对这个事,亦喜亦忧,并进一步指出,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立与破、近与远、共性与个性,字面讲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论,背后传递的则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政绩观。比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再如抓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一定不要忘了实体经济是基础。立与破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词。
谈到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他指出,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视频:习言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来源:中国新闻网共性与个性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
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一企一策开展专业化指导、精准化帮扶、全链条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在河南发展壮大。记者们问得专业,代表们答得精彩。人民日报记者接过话筒继续提问,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上,河南有哪些好的做法?中原熟,天下足。楼阳生再次诚邀天下英才加盟河南、成就梦想、造福人民。
抓链群、促增收,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95家,创建了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我们科学实施秋粮增产夺丰收行动,实现了以秋补夏。
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量身定制双一流建设方案,遴选7所高校11个学科培育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等筹建积极推进,一批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运行。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交通大省、文化大省,也是新兴工业大省,工业规模大、门类全、配套体系完备,发展制造业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空间巨大。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把问题提给马健代表,想了解河南如何让民生实事真正反映民情民意、落地见效。楼阳生、王凯、李蓬、何毓灵、马健、何雄等6位代表接受记者采访,回应公众关切,畅谈发展愿景,讲述新时代新征程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生动故事。
把高校和企业两个创新主体紧密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150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72.7%,取得了一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创新成果。坚持求新求变,围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两个全覆盖,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方向明,久久为功必有成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河南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省的目标,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这引起了新华社记者的浓厚兴趣。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率先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前瞻谋划、系统谋篇、战略谋势,近三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3%。河南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钉钉子精神切实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让广大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是以搭建一流平台引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在长枪短炮的聚焦下,在一问一答的交流中,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稳重兼具活力的河南展现在世界眼前,一幅中原大地厚积薄发、昂首走向现代化河南的画卷徐徐铺陈。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河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打算?她向王凯代表提问道。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活力。经济日报社记者关注郑州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以及下一步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战略对,通过努力一定胜。四是以三个一批为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楼阳生说,我们将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让创新生态一流、创新活力迸发、创新动能强劲成为新时代河南最鲜明的标识。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河南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王凯介绍,一是以建设七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年粮食总产1324.86亿斤、连续7年超1300亿斤。
五是提升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部署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赋予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探索发展地方政策性科技金融,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方位全过程创新生态加快构建。
推动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重建重振后的省科学院研发实体达42家,中原科技城在全国同类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中原医学科学城入驻研究所8家、引育生物医药企业54家,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聚水平、引领带动效应不断提升。请问河南在创新发展上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楼阳生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每个地方来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
五是以万人助万企为抓手,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开展11期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落地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项目结构之变正在引领产业结构之变、能级之变。河南用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的粮食、其中小麦为全国的1/4强,每年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超过6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产业底层逻辑重塑,围绕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强化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打通产业堵点痛点,形成技术领先、链条完备、安全可靠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更多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河南,正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活动结束时,不少境内外记者纷纷表示,一定要到河南多走走、多看看,亲手触摸河南的文化魅力,实地感受河南的创新动力,共同见证河南的发展活力
□河南日报前方报道组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诚邀天下英才加盟河南 □河南日报前方报道组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诚邀天下英才加盟河南
在7日下午的开放全团会议上,楼阳生、王凯等六位代表接受境内外记者采访。在审议中,李亚、胡道才、李蓬、樊会涛、徐衣显、吉建军、刘宏云、李毛、郭泽义、陈保超等代表结合工作实际,谈感受、说变化、谋发展,会场气氛活跃热烈。
3月7日,河南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开放全团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河南代表团团长楼阳生、河南代表团副团长王凯、十四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纪恒出席。大家表示,完全拥护和赞成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开拓奋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力量。大家认为,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事关党和国家职能体系的完善,事关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成效,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楼阳生就河南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大突破,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上的好做法,王凯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到会听取意见建议。
代表们还就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医学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提出意见建议要加强智能科技重大项目统筹实施,加大先进成果应用力度。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汨汨、梅常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